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0月, 2013的文章

兒童理財教育從三歲開始

整理 / 劉孟婷 摩根富林明集團進行了一項調查,顯示「台灣中小學生多有存摺,但缺乏實際的規劃力。」這年代的父母很多都是小孩一出生就為他專門開立一本帳戶,在孩子都還不會走路時,連銀行大門也沒踏進去過,作爸媽的早已為孩子存上一筆讀書基金。 「理財」的重要性被大眾認同,但是,連大人都不見得會理財,何談一個金錢價值觀尚未清楚的孩子;我總覺得,在孩子發現金錢的力量同時,是否也應該讓孩子懂得「勞力」與「金錢」的關係,進而聰明地分配金錢;然而,做家長的又該在孩子幾歲時,引導孩子了解「錢」的使用與管理呢? 格林菲爾兒童學校執行長 唐可珊 表示:「 兒童理財教育以 6 歲作為分界, 0 到 6 歲的小朋友,不用急著給零用錢,應從 “ 消費選擇權 ” 著手,逐步教育孩子認識金錢及正確的消費觀念。 」她以此為例,由老師帶領小朋友前往便利商店、超市及大賣場等地點去做比價的遊戲,讓他們觀察同一個物品在不同地方的價格, 唐可珊 笑著說,有家長回饋說,帶小朋友去購物時,小朋友會說:「媽媽,我們去大賣場買東西,便利商店比較貴。」 上國小之後,可以開始教育小朋友學習「財產配置」,零用錢不要每月給,最好是每個星期給予一定的金額,並教他們利用零用錢做一定比例的配置 ,例如設定長、短期目標、緊急預備金、固定花費等,項目、比例的大小由小朋友自訂,家長從旁建議與協助即可。例如,每星期 100 元的零用錢, 10 %存入緊急預備金、 20 %存入長期目標、 30 %存入短期目標、 50 %日常固定花費。 下文內容是摘錄 胡足青 《男孩窮養,女孩富養》一書; 西方教育專家認為,兒童應從三歲開始經濟意識教育,主要灌輸理財知識,並制定了各年齡階段的教育計畫 : ·   三歲:辨認紙幣和硬幣。 ·   四歲:可以用錢消費、買簡單的用具,如畫筆等。 ·   五歲:弄明白錢是怎麼來的,是勞動得到的報酬,並正確進行錢貨交易。 ·   六歲:能數較大數目的錢,開始學會攅錢器具,培養 “ 自己的前 ” 的意識七歲:對商品的價格標簽有了明確的認識,並能和自己的錢比較,確認自己有無購買能力。 ·   八歲:懂得在銀行開戶存錢,並想辦法自己掙零用錢,如賣報、給鄰居買小物件獲得報酬。 ·   九歲:可制定自己的用錢計畫,知道比較價格和討價還價。 ·  

《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》

我喜歡英文,但我對英文產生大量的興趣卻是在出社會之後。台灣的教育制度重視讀和寫,這是拿來應付考試用的,是無法把一個語言學好; 李家同 《學好英文沒有捷徑》一書,其談論國人學習英文的詬病就點出學習英文是要以聽、說、讀、寫循序漸進, 汪培珽 此書中也點出這樣的問題,我又在嬰幼相關文章中看過,三歲前教孩子說話比識字重要,可見,「聽」為首,如同我們學母語,聽而說,說而讀寫,外語學習不應也是如此。 作者鼓勵父母多為孩子說故事,不限於只有英文,而是家長透過說書增加孩子對該語言的接受度,除此,故事劇情能幫助孩子建立更多的想像與創造力,也可以從理解故事寓言的因果而曉以是非善惡。 我認為「興趣是開始學習之路的鑰匙,環境是內化能力的關鍵。」這本書容易閱讀、篇幅不長,是一本淺顯易懂的工具書,我曾經受過國內專業的英文說故事師資訓練,回想課堂上講師分享課前自習的技巧頗有雷同之處,我想即使英文不夠好的家長,也能在閱讀後便明白何以先習而後授之。 《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》 作者: 汪培珽 出版社:時報出版 出版版本:初版 出版日期:二 OO 七年三月二十二日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重溫閱讀筆記: 【餵英文故事長大的孩子】 l   如果準備讓孩子學習一種語言,越早接觸越好。 l   不論生來是甚麼人種,孩子置身在種語言環境裡,就會自然習得這樣語言。 l   嬰兒時期:任何一種語言對嬰兒來說,通通都差不多;於是,在幫孩子念中文故事書的同時,也唸英文故事書。 l   幼兒時期:故事書也要隨著孩子慢慢長大;從文字少的變成多的,從字義簡單的變成文字複雜的。 l   入幼稚園前:媽媽唸 ( 故事書 )+ 孩子自己聽 ( 英文故事書的原版錄音帶 ) 。 l   幼稚園期: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,我唸的英文故事書不只是自述增多,故事內容也越來愈多樣。讓孩子聽英文就像聽國語一樣輕鬆的方法,就是持續地為孩子唸英文故事書。 l   小學一年級 ( 效果 ) :選書時,不要低估孩子對